焦家俊,1958年生,博士,教授。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2004年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82年在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任教至今,现为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1991年10月-1992年11月在英国Leeds 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曾担任化学系副系主任、教务处副处长、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等职,现任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
先后承担教育部、上海市科委等多项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方向:感光材料性能研究、光稳定剂合成、液晶合成。已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有"The Electron and Hole Conductivities of the Silver Halide Emulsions"、 "直流极化法对溴化银T颗粒乳剂电性能的研究"、"溴化银T颗粒乳剂微观电性能的研究"、"N,N'-二(2, 2,6,6-四甲基-4-哌啶基)-1,6己二胺合成研究"等。主编出版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上海市"九五"重点教材《有机化学实验》,参编出版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有机化学》、《现代基础化学》等。
2000年被列入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997年、2004年先后获上海市焦化奖、上海市育才奖,2007年获校“名师风范杯”及“最佳为师魅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