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阴离子配位导向超分子组装
开始时间:2025 年10 月9 日15:00
报告地点:实验三楼102 室
报 告 人:Prof. 吴彪
主办单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报告摘要
阴离子在生命、环境等诸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们对阴离子化学的研究已从传统的离子识别过渡到阴离子与受(配)体之间结合规律性的确定,即阴离子配位化学。这为阴离子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指导。近年来,我们课题组发现,邻苯基联二(多)脲配体与四面体含氧酸根离子的结合方式,与金属离子与多齿配体的结合具有类似的规律性。这为超分子体系的构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策略,并组装出系列新型体系。这类体系表现出如下优越性:1)不含金属离子(metal-free)带来更好的生物相容性,2)预组织多氢键的结合模式为主客体间提供了宽裕的双向适应范围,3)氢键为主的结合模式便于跟踪反应的动力学等;同时,还表现出诸多独特性及应用前景,如促进多磷酸抗癌药物跨膜传输。
报告人简介:

吴彪,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导,医药分子科学与制剂工程工业与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主任。1992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9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师从吴新涛院士。1998-2004年间在德国弗莱堡(Freiburg)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及美国佐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做博士后研究。2004年回国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海外杰出人才。2010年到西北大学工作。2021年到北京理工大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长期从事阴离子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率先发展并系统化了阴离子配位驱动的超分子组装方向,并用于阴离子药物的传输及新材料的开发。在此方向已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包括Acc. Chem. Res.、JACS、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等。获得包括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项目资助。获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