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上海医学院雷群英教授访问我校

        6月14日,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朱为宏教授的邀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雷群英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肿瘤细胞代谢异质性》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朱为宏教授主持,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李永生教授,化学学院朱麟勇教授、花建丽教授、赵春常教授、马骧教授等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雷群英教授长期致力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研究方向为肿瘤代谢,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其生理病理效应。尤其对肿瘤代谢中几个起重要作用的代谢酶的翻译后修饰、代谢酶乙酰化调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本场报告中与我院师生分享了她的研究结果。介绍了肿瘤代谢关键酶PKM2蛋白质的活性调控机制,以及PKM2乙酰化修饰对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阐明Warburg效应的分子机制,以及开发出靶向调控肿瘤代谢的药物提供了新思路。对于这项研究的临床意义,雷群英教授指出: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在胚胎组织只表达胚胎型丙酮酸激酶(PKM2),成年后表达成年型的丙酮酸激酶(PKM1),但是在肿瘤组织又重新表达PKM2,而不是PKM1。基于PKM2不仅在糖酵解中处于丙酮酸产生的上游,而且PKM2存在所有的癌症细胞中而不存在于大多数正常的细胞中,同时对肿瘤细胞的发展又是至关重要的,因此PKM2是潜在的有前景的癌症治疗靶标。”
        报告后,雷群英教授与参加报告会的师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并对老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讲解。


人物简介
        雷群英2002年获上海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博士后研究,2006年被复旦大学引进,先后入选上海市科委浦江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和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杰出奖(2011),上海市三八红旗手(2012)和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3)。

网页发布时间: 2017-06-15 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