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国家优青万颖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5月26日,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朱为宏教授的邀请,国家优青上海师范大学万颖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有序介孔碳限域纳米催化材料》的讲座报告,报告由朱为宏教授主持,郭杨龙教授、王幸宜教授、侯震山教授等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万颖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真实催化剂与通常用作理论研究的单晶催化剂相比,具有明显的结构复杂性,是限制人们对实际催化过程深入认识的主要障碍之一,被称为催化研究中的“材料鸿沟”。基于结构规整且实际可应用的有序介孔碳载体组装纳米催化剂体系,可望缩小“材料鸿沟”。通过精准控制原料分子结构,发展了孔结构可调、骨架掺杂有序介孔碳的自组装合成策略,构建了稳定的介孔碳限域纳米催化剂,包括Au、Pd、MnO、TiO2、NiO等。将有序介孔碳限域Pd纳米催化剂用于水介质C-C键构建反应中,展现表面疏水增强效应和低配位原子界面稳定效应,高效活化C-Cl和C-H键。
        报告后,万颖教授对老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人物简介

        万颖,上海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1992-2002年于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催化专业完成本科、硕士、博士的学习。2002年进入上海师范大学工作。2006年晋升教授。2005-2007年在复旦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7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资助。2012年作为环境功能材料团队带头人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2016年获得滚动期资助。2013年获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主要从事有序介孔碳限域纳米催化剂和水介质清洁有机合成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被他引6000余次,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项。2010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Scopus科学之星环境科学领域成就奖、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13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现任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Journal of Porous Materials副主编。

网页发布时间: 2017-05-26 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