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王红阳院士受聘我校名誉教授

      2015年1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教授受聘我校名誉教授仪式在逸夫楼隆重举行。副校长钱锋、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田禾、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党委书记唐燕辉等出席了受聘仪式。授聘仪式由田禾院士主持。田禾介绍了王红阳院士的学术成就,钱锋代表学校致辞,为王红阳院士颁发了名誉教授聘书并佩戴校徽。

图片说明:王红阳院士受聘名誉教授

        授聘仪式上,钱锋代表学校对王红阳院士受聘我校名誉教授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钱锋表示,王红阳院士成为华理的一员,将进一步推进我校与第二军医大学在化学、生物、医药领域的合作,有利于提升两校在综合交叉领域的科研水平,有利于推进“医工合作”的平台建设,有利于提高从“基础研究”到“医疗服务社会”的效率。王红阳院士对我校近几年来取得的重大进步与发展给予充分肯定,表示将会全力关心、支持我校化学、生物、医药学科建设和发展。王红阳院士还强调:今天是与田禾院士973团队合作的新起点,希望今后共同努力下,早日在“癌症标识物早期检测”研究领域有重大突破,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社会。

图片说明:王红阳院士作学术报告

        授聘仪式结束后,王红阳院士做客我校143期名师讲坛,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推进交叉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王红阳院士指出,在国际科学研究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个学科的研究能力及研究成果均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由于学科之间的瓶颈,影响了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当下的科学研究必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打破壁垒,突破瓶颈,推进交叉学科发展。
报告结束后,王红阳院士研究团队与田禾院士研究团队开展了“肝癌标识物早期检测”主题学术研讨会,参会代表针对“AFP与AFP-L3一体化快速检测”、“检测循环肝癌细胞的新表面器件”、“GPC-3的检测新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搭建了“化学基础研究”与“医学检测”之间桥梁,为今后跨学科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红阳院士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病理机制和细胞信号转导有重要建树。1997年回国创办了第二军医大学国际合作生物信号转导研究中心和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综合治疗病区,形成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创新研究基地。在分子诊断方面,筛选和研发了新的肝癌诊断标志物及血清检测单克隆抗体,获国内外发明专利;首次发现新的抑制性受体对肝癌细胞生长、凋亡的调控机制和癌基因P28在肝癌的异常信号网络,为肝癌防治提供了新的靶标;分离和鉴定新的酪氨酸磷酸酶3种;发现了受体型磷酸酶PCP-2调控β-catenin介导的肿瘤信号通路,阐明Wnt通路中酪氨酸磷酸酶调控的重要作用与作用机理,对酶学研究做出了贡献。在Cancer Cell、J.E.M.、Gastroenterology(USA)、Hepatology、Cancer Res.、Nature 和Oncogene等有影响的主流期刊发表论文150多篇,总影响因子1105;近五年申报发明专利28项,已获授权11项(国际专利1项),主持研发的Glypican-3检测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是我国第一个以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研发获批的试剂盒)。先后主持国家传染病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73”子课题、“863”课题、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十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奖(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4)、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2003、2008)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等8项,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总后勤部“科技金星”、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等称号。担任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主任、 “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全军医学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生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是国家重大专项总体组成员、Mol. Carcinogen副编辑、J.B.C编委等8个学术杂志的副总编或编委。培养研究生100余名,分别获上海市和全军优秀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以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一等奖等。

网页发布时间: 2015-01-13 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