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芹ACS SCE.:无外源氢木质素转化: RuNi/NiAl2O4催化木质素油选择性生产4-丙基苯酚
图片

第一作者及单位:Hao Zhou 华东理工大学

通讯作者及单位:Kepeng Song 华东理工大学,Yanqin Wang 华东理工大学

关键词: 自供氢, 加氢脱氧, RuNi 催化剂, 木质素油, 酚类

全文速览

文章在没有外源氢的情况下,通过RuNi/NiAl2O4催化剂将木质素油脱甲氧基化得到4-丙基苯酚。此过程中水在Ni表面裂解产生少量氢,促使木质素油中甲氧基的去除,生成4-烷基酚和甲醇,随后甲醇的水相重整提供更多的氢,加速整个反应。Ni表面的水裂解形成Ru-NiOx界面,从而提高C−O键的激活能力,有利于去除甲氧基。此外,Ru-NiOx中的Ru金属性更强,有利于水相甲醇重整。在优化条件下,桦木木质素油的4-丙基酚收率可达17.0 wt%。该策略利用木质素油和水中的结构氢高效地从木质素油中生产4-丙基苯酚,为木质素油的提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图片

背景介绍

木质纤维素的还原加工不可避免地消耗氢源。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不需要外源氢或使用反应物结构氢的催化体系,将木质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近年来,各种将木质素加氢脱氧的催化剂体系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即反应条件苛刻且耗氢量大。在之前的工作中,可以利用自重整驱动的木质素和木质素油氢解法制备4-烷基酚。该体系中脂肪族羟基进行初始脱氢,或在羟丙基上进行脱氢脱碳,羟丙基提供初始氢,随后在Pt(Ru/Pd)/NiAl2O4催化剂上进行去甲氧基化形成4-烷基酚。去甲氧基化反应产生甲醇,引发其重整以提供更多的氢,从而加速整个反应。

最近开发了一种新的工艺,即在温和条件下,在没有外源氢源的情况下,以半纤维素和水(溶剂)为氢源,实现了木质素酚类单体(木质素油,以丙基/乙基端链丁香醇和愈创木酚为主要产品)的接近理论产率。文章试图将这样得到的木质素油不含羟丙基转化为4-丙基苯酚。由于这种木质素油中缺乏可以脱氢提供初始氢的羟丙基,在 (Pt(Ru/Pd)/NiAl2O4)催化剂上很难进行二甲基甲氧基化,整个过程具有挑战性。

因此,文章在Ru/NiAl2O4催化剂中引入Ni(Fe/Co)作为第二掺杂金属,通过Ni(Fe/Co)表面的水裂解产生少量初始氢,然后脱甲氧基化生成甲醇,甲醇水相重整提供后续氢,驱动整个反应(方案1)。Ni表面的水分解形成Ru-NiOx界面,提高了C−O键的激活能力,有利于去除甲氧基。此外,Ru-NiOx中的Ru金属性更强,有利于水相甲醇重整。本研究为利用木质素和水中的结构氢将木质素油转化为4-烷基酚提供了一种经济、环保、可持续的策略。

图片


文章要点


1、无外源氢钌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表1的结果表明,Ni/Fe/Co元素的引入大大提高了2Ru/NiAl2O4催化剂的活性,在180 ℃下无外源氢反应12 h, 4-丙基苯酚的收率达到79.5%,转化率>99%。2Ru1Fe/NiAl2O4和2Ru1Co/NiAl2O4催化剂的转化率分别为87.7%、63.4%和56.5%、54.6%。这些结果清楚地表明,Ni/Fe/Co元素的引入成功地实现了4-丙基愈创木酚向4-丙基酚的转化。在2Ru1Ni/NiAl2O4催化剂上进行的条件优化实验表明,较低的反应温度有利于对4-丙基苯酚的选择性,但限制了4-丙基愈创木酚的转化率;较高的反应温度不仅降低了对4-丙基苯酚的选择性,而且增加了环饱和产物(4-丙基环己醇和4-丙基环己酮)和深度脱氧产物(丙苯)的比例(表S1)。2,6-二甲氧基苯酚在2Ru1Ni/NiAl2O4催化剂上,在230 ℃下反应3 h,产率可达52.7%,证明了底物的普遍性。

图片

为了进一步探索反应途径,对4-丙基愈创木酚的反应时间谱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在反应前6 h, 4-丙基酚的产率随着4-丙基愈创木酚转化率的提高而提高,且未检出任何副产物。但随着反应时间的进一步延长,逐渐出现了过度加氢(4-丙基环己醇和4-丙基环己酮)和深度脱氧(丙苯)的产物。因此,在保持高转化率的同时防止过度加氢和深度脱氧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进一步证实水是这个系统的初始氢,通过不同的溶剂和底物进行了对照实验。以THF为溶剂时,4-丙基愈创木酚未发生转化,说明在缺乏供氢能力的溶剂中,2Ru1Ni/NiAl2O4不能促进4-丙基愈创木酚的加氢脱氧。当以苯酚为底物时,由于Ar−OH的高解离能,反应转化率可达2.5%,这进一步证实了水可以作为氢源。另外,在同等条件下只加入催化剂和水,进行对照实验。实验中检测到氢气,从而进一步巩固反应是由水分解引发的假设。因此文章成功开发了一种新的2Ru1Ni (Fe/Co)/NiAl2O4催化剂,用于在没有外源氢的情况下,以水为初始氢源,从4-丙基愈创木酚选择性制备4-丙基苯酚。其中,2Ru1Ni/NiAl2O4催化剂的反应活性最高。

图片


2、钌基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采用XRD对钌基催化剂的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图2)。衍射峰的角度分别为19.1°、31.4°、37.0°、45.0°、59.7°和65.5。然而,催化剂没有显示出任何Ru或Ni的衍射峰,这可能是由于低负载、高分散和小粒度的原因。2Ru1Ni/NiAl2O4的衍射峰强度比2Ru/NiAl2O4弱,这可能是由于NiAl2O4上覆盖了更多的金属(2Ru1Ni)。2Ru1Ni/NiAl2O4催化剂的EDS图谱显示,RuNi纳米颗粒的分散非常均匀,平均粒径为2.3 nm。经像差校正的高分辨率HAADF-STEM图像显示晶格间距为0.206~0.211 nm,介于Ni(111)面(d=0.203 nm)和Ru(002)面(d=0.214 nm)晶格间距之间,表明RuNi合金纳米颗粒的形成。Ru和Ni共存的情况在图3b中用黄色和蓝色圆圈表示。2Ru/NiAl2O4催化剂的HAADF-STEM图像也显示Ru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平均粒径为1.8 nm,略小于RuNi纳米颗粒。

图片
图片


3、反应中真实活性位点的表征


作为非贵金属的Ni/Fe/Co在水解离后会被部分氧化。为了使表征结果更加准确,将催化剂在水中180 ℃预处理2 h作为对比(记为RuNi(Fe/Co)-预处理)。在CO吸附的原位漂移光谱(图5)中,对于2Ru/NiAl2O4催化剂,在2140、2078和2011 cm−1处的检测峰分别归属于部分氧化Ruδ+上的三羰基、部分氧化Ruδ+上的线性吸附CO和Ru0上的线性吸附CO(图5a)。

图片

引入Ni后,Ru0上的CO线性吸附峰向更高的波数移动(2016 cm−1),表明RuNi纳米颗粒中Ru的金属丰度降低。相应地,从Ru 3d5/2 XPS光谱中得到的Ru0的比值从63.8下降到59.3%,这也进一步证实了结果(图6)。对于2Ru1Ni/NiAl2O4处理的催化剂,部分氧化的Ruδ+上线性吸附的CO和Ru0上线性吸附的CO的峰向低波数移,表明Ru的金属丰度增强。可能是由于在水处理过程中选择性的RuClx浸出和表面富集了更多金属态的Ru,或者是由于水的解离导致氢向Ru的迁移。在Ru 3d5/2 XPS光谱中,Ru0的比值从59.3%增加到69.0%,这也支持了结果(图6)。RuNi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2 nm,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团聚现象,从而消除了处理后颗粒生长对CO吸附的影响。

图片


4、底物在各种催化剂上的吸附和活化


对苯甲醚的吸附进行了原位漂移,比较了不同催化剂对C−O键的吸附能力和活化能力。在1252 cm−1处得到了C−O拉伸振动峰,在1494~1606 cm−1处得到了苯环的C−O拉伸振动峰(图8)。在1247 cm−1 (Δ=5 cm−1)处观察到NiAl2O4催化剂上的红移,表明由于C−O键的吸附和活化,C−O的拉伸振动受到阻碍。然后将不同的活性成分(Ni, Ru, NiO, RuNi和RuNi处理)负载到NiAl2O4上,进一步研究其激活C−O键的能力。结果表明,在1NiO/NiAl2O4催化剂和2Ru1Ni/NiAl2O4催化剂上观察到轻微的促进作用(Δ=7~8 cm−1),在1Ni/NiAl2O4催化剂和2Ru/NiAl2O4催化剂上甚至没有观察到促进作用。在2Ru1Ni/NiAl2O4处理的催化剂上观察到巨大的红移(Δ= 14 cm−1),表明它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活化C−O键的能力。因此,在催化剂的处理中,通过水的裂解在原位形成Ru-NiOx界面,提高了C−O键的活化能力。处理后的另一个发现是,2Ru1Ni/NiAl2O4处理过的催化剂表面的氧空位比例增加,在2Ru1Fe/NiAl2O4处理过的催化剂和2Ru1Co/NiAl2O4处理过的催化剂表面也观察到类似的现象,有助于C−O键的吸附和活化。

图片


5、各种木质素油的催化转化


进一步评估了阔叶木(桦木、杨木和山毛榉)和针叶木(松)的各种木质素油在2Ru1Ni/NiAl2O4催化剂上的催化性能(图9)。桦树、杨树和山毛榉的4-烷基酚收率分别为17.0%、10.3和14 wt %,其中4-丙基酚为主要产物。总摩尔产率分别达到67.0、64.4和77.8%。与阔叶木相比,单体浓度较低的针叶木的木质素油的4-烷基酚产率为4.6 wt %。这些结果表明,在2Ru1Ni/NiAl2O4催化剂上,成功地实现了多种木质素油催化转化为4-烷基酚。在第二次运行中,在180 ℃下运行8 h, 4-烷基酚的产率为26.7%,催化性能下降。考虑到Ni在水解离后会部分氧化,并进一步影响下一次运行的活性,因此将催化剂在400 ℃下还原以再生并在第三次运行中使用。4烷基酚产率为64%,表明催化剂被再活化。催化剂失活主要是由于Ni部分氧化,失去了提供初始氢的能力;因此在第二次和第三次运行中加入少量甲酸作为初始氢气,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生产4-丙基苯酚仍然具有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图片

图片

结合以半纤维素和水(溶剂)为氢源的自供氢催化分馏(SCF)技术和文章的研究,成功地实现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分馏、木质素解聚和无外源氢升级(方案2),最终得到了高价值化学品4-丙基苯酚。整个过程温和环保,无外源氢和有机溶剂。因此,所提出的串联工艺是一种有前途的可持续生物炼制策略。整个过程温和环保,无外源氢和有机溶剂,所提出的串联工艺是一种有前途的可持续生物炼制策略。

论文相关信息

文章信息:Zhou, Hao, et al. Selective Production of 4‑Propylphenol from Lignin Oil without Exogenous Hydrogen over a RuNi/NiAl2O4 Catalyst. 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2023, 11, 15052−15059.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acssuschemeng.3c03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