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俊副研究员在有机染料敏化剂光伏控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近日,Nature出版社旗下刊物“Scientific Reports”上(http://www.nature.com /srep/2015/150226/srep08592/pdf/srep08592.pdf)报道了我校武文俊副研究员的研究成果《A strategy to design novel structure photochromic sensitizers fo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该工作将光致变色单元二噻吩乙烯引入到有机光敏染料中,为界面光电性能的可控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作为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强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最有希望实现其工业化生产。目前该类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方向:一是高效率有机敏化染料的开发;二是敏化剂的多功能化研究。比如敏化电池与光解水联用已得到广泛关注。那么对于同一敏化剂,如何实现其光电转换效率的自由控制?研究者尝试了将二噻吩乙烯变色基团引入到D-π-A结构敏化剂的π-桥内,通过紫外或可见光照射(实现分子开关环变化),可得到不同光伏性能的光电器件,实现了同一敏化剂在不同光伏性能间的切换。在有机染料敏化剂光伏控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
       课题组将继续就变色敏化染料的稳定性、膜吸附染料的开关环控制、开关环界面电子复合特性等方面继续展开研究。
       该研究得到了田禾院士领衔的“973”研究计划,龙亿涛教授负责的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界面光电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和面上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