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朱为宏教授课题组在高稳定性近红外功能染料研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研究成果以“In Vivo and in Situ Tracking Cancer Chemotherapy by Highly Photostable NIR Fluorescent Theranostic Prodrug”为题在国际化学一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进行了报道(J. Am. Chem. Soc., 2014, 136, 3579–3588;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ja412380j)。
该研究成果利用肿瘤微环境的调控,集诊断、治疗为一体,发展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响应的高稳定性近红外荧光染料,充分利用吡喃腈(DCM)染料单元的近红外长波长荧光在生物活体成像中的独特优势,成功实现了在体、原位活体成像监测以及肿瘤前药的可视化控释。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该系列近红外染料具有远胜于商用菁染料的光稳定性、优异的肿瘤靶向激活特性。
目前,疾病诊断成像技术主要包括核磁共振(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X射线断层扫描光影像(CT)、超声造影、荧光分子成像等。其中,荧光分子成像技术因其简单便携、高时空分辨率(可以观察到细胞亚结构)而倍受关注,利用基于传统染料的荧光探针对疾病早期的变异进行靶向性识别和特异性诊断已成为研究热点。
近年来,朱为宏教授课题组围绕有机功能染料稳定性强化机制展开工作,利用分子工程方法优化染料分子设计,研究功能基元的合理设计、受体识别的控制,构建了系列长波长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应用研究,揭示了新型红光的喹啉腈类聚集诱导荧光增强现象(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被美国化学会“Noteworthy Chemistry”的电子周刊Highlight 报道认为,克服了现有AIE类化合物短波长的缺陷,成功拓展了AIE体系。其研究成果先后发表了系列论文,如Chemical Science, 2014, 5, 1383; Chemical Science, 2013, 4, 1221; AIChE Journal, 2013, 59, 2743; Ind. Eng. Chem. Res., 2013, 52, 3980;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3, 5, 12215;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3, 5, 192; Chem. Commun., 2012, 48, 1784; Chem. Commun., 2012, 48, 9897,并应 Chem. Commun. 编辑部的邀请撰写了Feature Article,系统地阐述利用吡喃腈(DCM)红色荧光染料体系在OLED、分子罗辑门、荧光探针、细胞活体成像等方面的应用。
该项工作与浙江大学合作,由博士生武絮蒙和郭志前副教授等完成。该研究还得到了田禾院士领衔的“973”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