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为了提升学校本科生教学质量,营造学术研究的氛围,培养本科生学习兴趣,应田禾院士邀请,国家杰青北京大学裴坚教授来到我校奉贤校区,为我校本科生和有机化学教研组全体教师作了题为“胺”的有机化学示范课。于建国、田禾、张文清等教授参加了示范课。
裴坚教授授课
示范课现场
裴坚教授首先从胺的结构分析入手,阐述了其中心N原子的不等性sp3杂化。进而深入浅出地引出有机胺的性质和相关化学反应。包括胺的碱性、电子效应、溶剂效应和空间效应,以及胺类衍生物的成盐反应、酰化和磺化反应等。裴坚教授理论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了季铵盐和季铵碱在相转移催化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系统分析了胺类衍生物的各种典型反应后,裴教授重点讲授了季铵盐的Hofmann消除反应。详细分析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反应取向和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特别地,裴教授还指出了现行教材中所谓“不符合Hofmann消除取向的特例”的错误之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客观分析,不盲从、不唯书。两堂课的讲授在其循循善诱、娓娓道来的讲授中不知不觉过去。让参加示范课的化学院的师生们受益匪浅。
裴坚教授简历
裴坚,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1985年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1989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后,继续在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学习,1992年获得硕士学位,1995年6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后,赴新加坡国立大学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二年后,加入新加坡材料研究与工程研究所 (Institute of Materia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工作。1998年6月,加入了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 Alan J. Heeger 教授的实验室从事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合成与器件化研究。2000年1月,回到新加坡材料研究与工程研究所继续从事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工作。2001年4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2005年,北京大学教授。
裴坚教授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合成、聚集态行为和规律研究、有机高分子半导体的可控组装以及器件化研究。他获得了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0年第五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2011年第七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以及2012年特聘教授等奖励。
在从事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十几年中,在基础科研领域发表SCI收录文章170多篇。其中IF > 3.0论文130多篇,IF > 8.0论文36篇。J. Am. Chem. Soc. 15篇(一篇封面文章),Adv. Mater. 8篇,Angew. Chem. Int. Ed. 2篇,Adv. Funct. Mater. 2篇(一篇封面文章),Chem. Sci. 2篇, Chem. Mater. 7篇。被同行引用超过5000次。授权中国专利3项,受理中国专利6项、国际专利3项、台湾专利1项,与公司合作授权美国专利2项。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受邀在美国化学会年会、国际材料研究协会年会和国际合成金属大会等国际大会报告10余次,担任国际大会或分会主席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