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杰青孟庆波研究员做客我校名师讲坛

        7月3日上午,应我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田禾院士的邀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孟庆波研究员来我校访问,并且做客我校第128期名师讲坛,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花建丽教授主持学术报告,田禾院士、张金龙、朱麟勇、钟新华、花建丽、解永树、王巧纯等教授参加了学术报告会。报告之后,孟庆波研究员参观了我校“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孟庆波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参观重点实验室

        孟庆波研究员首先介绍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最新进展,重点讲述中科院物理所太阳能材料与器件团队在该领域所做的系列富有创新性工作,包括利用界面工程调控界面结构实现了无空穴传输材料(HTM)钙钛矿电池率先突破10%光电转换效率;基于碳电极无空穴传输材料(HTM)钙钛矿电池突破12%光电转换效率;首次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无HTM钙钛矿电池CH3NH3PbI3/Au界面引入超薄Al2O3层和有机小分子TPB电子阻挡层,构建M-I-S结构(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有效抑制光生电子的复合,提高长波段光生载流子的收集效率和电池性能;利用半导体异质结二极管模型,并结合交流阻抗谱对无空穴传输材料钙钛矿电池的异质结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电池正向电流输运机制,并从电学角度解释钙钛矿电池中普遍存在的高开路电压特性;在新型空穴传输材料方面,电池效率最高达到13.2%等。最后,将对这种新型太阳能电池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给以中肯的评述。报告后,孟庆波研究员与重点实验室师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个人简历

        孟庆波博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主任。198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7-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1999-2002年分别任STA Fellow、KAST专任研究员和东京大学研究员,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2.08 – 至今,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200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优秀奖,2007年获得“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获得东京理科大学校长奖,2013年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主要从事太阳能材料与器件应用基础研究,包括太阳能材料的制备与光电器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量子点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风光互补智能微电网设计与控制研究、新型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光分解水制氢)、光子晶体器件的组装及应用等。近年来,在J. Am. Chem. Soc.、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Energy Environ. Sci.、Chem. Comm.、Appl.Phys.Lett.、J. Phys. Chem.、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Electrochem.Commun.、Solar Energy Mater. Solar Cells等国际重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30余篇,被引3500余次,论文被引用的H因子是34。申请6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33项获得授权(包括1项日本发明专利)。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作邀请和大会报告60余次。已完成的“863”课题和“973”所取得的结果受到了科技部专家组和科技部领导的高度评价,被评为“十五”科技部重大成果,“十五”期间得到了滚动资助。目前任英国《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杂志编委和德国《Gree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杂志创刊编委,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基金委第十三、十四届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