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昌军


       彭 昌 军:湖北监利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办公地址:上海市梅陇路130号,实验3203

联系电话86-021-64252630
  
      
邮箱地址cjpeng@ecust.edu.cn

研究兴趣: 1.复杂流体的分子热力学与分子传递

        2.离子液体定性与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3.多相态功能孔材料设计制备与应用

招生专业: 1. 物理化学(硕士、博士)

        2. 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博士)

        3. 化学工程(工程硕士)

主要经历

1.1985年毕业于武汉化工学院(现武汉工程大学),获学士学位。

2.1990年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获硕士学位。

3.2001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

4.1990年至200210月供职于武汉化工学院,讲师、副教授。其间当选为武汉市青联第十届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青联第十届委员会委员、武汉化工学院首批学术带头人

5.200211月调入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工学会离子液体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教育教学简况

1.物理化学(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讲教授。

2.上海市优质在线开放课程(物理化学)负责人。

3.首届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骨干成员,首届华东理工大学教学名师培育团队骨干成员。

4.2017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5.主持上海市与华东理工大学重点教改项目3项,其它教改项目3项。

6.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至2018年,连续四届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三项)。2019年获混合式教学设计大赛特等奖。

科学研究简况

近些年来,主要针对离子液体与大分子等复杂流体,通过实验测试、理论模型构建、量子化学计算、分子模拟、COSMO预测以及基团贡献法等开展了较系统性的研究工作。

先后主持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合作)、1项科技部973课题及1项科技部973子课题等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多组分系统相平衡数据测试和模型参数确立等方面做出主要贡献)和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在自由空间模型上的状态方程及其在气体在高分子中的溶解度、离子液体的相平衡以及格子模型上高分子吸附的计算机模拟等方面做出主要贡献)。已培养30多名研究生,其中1人获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2人获华东理工大学优秀学位论文

主要科研项目

1.非常规离子系统无限稀释状态下的传递与平衡性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0780862021.01.012024.12.31,项目负责人。

2.多孔液体材料结构性能关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7760692018.01.01-2021.12.31项目负责人。

3.离子液体介质强化反应过程节能的新原理——子课题:离子液体的分子设计与构效关系预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5CB2514012015.1-2019.8,子课题负责人。

4.二维流体的分子热力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4760702015.01-2018.12,项目负责人。

5.旋流强化废水中污染物迁移过程机理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交叉学科与重大项目培育基金,2222013130012014.1-2017.12,主要参加者。

6.基团贡献状态方程的开发与热力学模型参数的理论预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2760732013.01-2016.12,项目负责人。

7.界面传递过程的非平衡热力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1360042012.01-2016.12,(南京工业大学陆小华教授领衔),华东理工大学课题负责人。

8.具有温度pH双重响应能力的嵌段型两性聚电解质结构-性能关系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025100082009.12011.12,项目负责人。

9.面向节能的非常规介质分子设计及调控机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9CB2199022009.12013.8课题负责人之一。

10.捕集温室气体CO2吸收剂的分子设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8760412009.1-2011.12,项目负责人。

11.复合离子液体相平衡和传递性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7760402008.1-2010.12,项目负责人。

12.以离子液体和有机胺类复合溶剂吸收CO2的相平衡研究,湖北省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XLHX2007002, 2007.82009.7,项目负责人。

13.偶联表面活性剂与嵌段高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4760252005.1-2007.12,项目负责人。

14.上海高校网格-计算密集型网格应用及相关中间件研制, 上海高校网格技术E-研究院,2004032004.5-2005.5,项目骨干。

15.复杂物系多尺度结构调控及相关材料结构-性能-制备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4902042004.11-2008.10,项目骨干。

16.气液相平衡的表面活性剂效应研究,湖北省自然基金, 2002AB0652003.1-2004.12,项目负责人。

17.火用的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程序开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00A240062001.1-2002.12,项目负责人。

18.横向项目若干。

近期期刊论文

1.Xiaoran Zhao, Shuhao An,Jialing Dai, Changjun Peng, Jun Hu, Honglai Liu .Transforming Surface-modified Metal Organic Framework Powder into Room Temperature Porous Liquids via an Electrical Balance Strategy. New J. Chem., 2020, 44, 12715-12722.

2.Ting Xu, Shuhao An, Changjun Peng, Jun Hu, Honglai Liu.Construction of large-pore crystalline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as high-performance adsorbent for Rhodamine B dye removal. Ind. Eng. Chem. Res.202059:8315-8322.

3.Ting Xu, Li Zhou, Yan He, Shuhao An, Changjun Peng, Jun Hu, Honglai Liu.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with Triazine and Hydroxyl Bifunctional Groups for Efficient Removal of Lead (Ⅱ) Ions. Ind. Eng. Chem. Res.201958:19642-19648.

4.Jinlong Li, Changchun He, Changjun Peng, Hong-Lai Liu. Calculation of Surface Tensions for Liquid Mixtures using the SWCF-VR EOS and Butler-type Method. AIChE J, 201965e16633.

5.Jinlong Li, Hong Zhu, Changjun Peng, Honglai Liu. Influence of binary ionic liquid mixtures of [BMIM][Cl] and [BMIM][BF4] on isobaric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of acetonitrile + water at atmospheric pressure.Journal of Molecular Liquids, 2019, 284:675-681

6.Li, Jinlong; Li, Tingting; Peng, Changjun; Liu, Honglai.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with Ionic Liquid Entrainers for the Separation of Acetonitrile and Water. Ind. Eng. Chem. Res. 2019, 58, 5602−5612.

7.Cheng Li, Yan He,Li Zhou,Ting Xu, Jun Hu, Changjun Peng,Honglai Liu. Fast adsorption of methylene blue, basic fuchsin, and malachite green by a novel sulfonic-grafted triptycene-based porous organic polymer.RSC Advances2018,841986 –41993.

8.Yan He, Ting Xu, Jun Hu,   Changjun Peng, Qiang Yang, Hualin Wang, and Honglai Liu. Amine functionalized 3D porous organic polymer as an effective adsorbent for removal organic dyes and solvent.RSC Advances, 2017,7:30500-30505.

9.Yan He; Qinqin Liu, Fei Liu; ChenSheng Huang; Changjun Peng; Qiang Yang; Hualin Wang; Jun Hu; Honglai Liu. Porous Organic Polymer Bifunctionalized with Triazine and Thiophene Groups as a Novel Adsorbent for Removing Cu (II).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2016, 233:10-150.

10.Tingting Li, Qing Yang,Jinlong Li, Changjun Peng, Honglai Liu. Amino Acid Ionic Liquids as Additives for Separations of Acetonitrile and Water Azeotropic Mixture: COSMO-RS Predic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Ind. Eng. Chem. Res.2015, 54, 12143−12149.

欢迎化学、化工相关专业优秀学子报考硕士和博士研究生!